收听 |

05月30日 圣女贞德

公元1412年主显节,圣女贞德生于法国的某个小村子。父亲务农为生,母亲性情慈祥,抚育五个子女,贞德自幼学会了缝纫纺纱等家务活计。她说:“在缝纫纺纱方面,绝不会比任何女子差。”

贞德自幼爱好念经祈祷,勤领圣体,为圣堂采集鲜花。侍候病人,招待贫苦旅客食宿,贞德是个很和气的孩子,全村的人都喜欢她。

贞德童年时代,家庭生活很幸福。不幸国家的局势一天比一天坏,英王亨利五世入侵,占据诺曼底,企图推翻法王查理六世的王位。那时法王与蒲公田公爵发生内战。公爵被暗杀,葡公田人便与英军联盟,一致反抗法王。

英法两王相继去世,英国伯福公爵以摄政者的资格,继续与法军作战。法军大败,各大城市相继陷落。法国新王查理七世(那时尚未加冕)见大势已去,意志消沉,每日饮酒,收回失地的计划,早已置之脑后。

贞德14岁时,开始得到超性的启示。最初,她耳朵听到的是一个声音在附近对她说话;眼睛看见的,是团异光。到后来,声音越来越多,渐渐的,她能辨清出显现者的面容。其中有圣弥额尔、圣女加大利纳、圣女玛加利大和其他圣人。现在她开始认识:一个艰巨的伟大的任务等待着她;她,一个农家少女,要负起抗御强敌,保卫国土的重任。她不再迟疑,到华古留城谒见巴林古将军,将军见这小女孩大言不惭,一笑置之。

那时,法军已到山穷水尽的绝境,法国最后一个堡垒奥尔良,被英国重重包围,随时有陷落的可能。贞德一回到多雷米,神奇的声音,催她到奥尔良去,指挥军队作战。贞德说:“我一个弱女子,既不会骑马,又不会使用武器,怎样能指挥军队呢?”那个声音声对她说:“指挥着战争的,不是你,是天主。”于是贞德又去见巴林古将军。上一次,贞德与巴林古会晤时,预言法军将吃一场大败仗。这个预言,已完全应验。所以这一次巴林古对贞德刮目相看,他派三位武士护送贞德到国王的行辕去。贞德改男装,一行4人,于1429年3月6日到了国王的行辕。觐见的日子,国王故意改装,混杂在大臣中间,可是贞德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。神奇的声音又把查理心理的一件秘事告诉贞德,这件事,只有查理一人知道,如今被贞德一语道破,不由不使他十分佩服,确信贞德是天主特派的使者。贞德就请求查理拨一支军队给她带领,去奥尔良解围。朝廷的大臣,对这计划都表示反对。他们怀疑这个小女子可能神经不正常,要请神学专家来审查贞德的话是否可信。

经过了3星期的详细审查,神学家一致认为:贞德的话是可信的,建议国王予以采纳。一支军队,迅速组织就绪,军旗特制,上写“耶稣,玛利亚”两个圣名,另有一幅画,绘着圣父的圣容,两个天神跪捧着百合花。

大军于4月27日浩浩荡荡由波罗依出发,两天后(4月29日)抵达奥尔良。5月8日以前,包围奥尔良的英军堡垒,相继攻克,贞德自己受了箭伤。这一切事,贞德都已在事前预言过,届时一一应验。贞德乘胜追击敌军,把敌军的主力摧毁。通往莱斯的大道已完全打通。贞德力促查理王到莱斯,举行加冕典礼。

1429年7月17日,查理在莱斯加冕。加冕时,贞德手持军旗,站在国王的旁边,贞德的任务如今已全部完成了。

战事暂时呈现胶着状态。1430年5月,战火复燃,蒲公田人展开攻势,公比爱城告急,贞德率军队驰往增援。5月23日,双方军队开始交战,贞德率领少数兵士,退回城里。不料城门外的吊桥已除去,敌军很快就把她包围起来,贞德势孤,束手就擒。忘恩负义的查理,得知贞德被擒,一点也不想办法搭救她,蒲公田人把贞德移交英军。战俘不能判刑,所以他们指控贞德施行巫术。

圣诞节前两天,贞德押往路洪。她被关在一间小屋里,用铁链锁住,日夜有兵士在旁看守。1431年2月21日,审讯开始,法官反复讯问神奇声音的性质,企图罗织罪名宣判贞德的死罪,贞德本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女,竟能舌战群儒,把法官们驳得哑口无言。

审讯结果,法庭判贞德犯了异端的罪。假如她拒绝悔罪,应交行政机关,依法处理。贞德坚决否认自己犯了异端的罪,悔罪一事当然也被拒绝。她在狱里声称;她是天主派来的,神奇的声音是天上来的,这一切是千真万确的。

1431年5月29日,法官宣判,将贞德移交行政机关。30日早晨8点钟,贞德押往刑场。贞德在刑场镇静而勇敢,使人们见了,感动得流下泪来。当木柴点上了火,一个多明我会会士上前,高举着一个十字架。烈焰熊熊上升,恰恰就把圣女的身体包围起来。人们听见她口里念诵耶稣的圣名,无情的火焰,吞噬了这位忠义感天的烈女,一缕香魂,飞升天国。

圣女贞德去世时,还不满20岁。她的骨灰投在塞纳河里。可是就在那时候,在场的观众,对圣女表同情者,大有人在。这些人以亨利王的秘书戴撒为代表:“我们出了乱子了,我们杀死了一位圣女。”

23年后,贞德的母亲和兄弟申请,重审贞德的案件。1456年教宗下令组织委员会,进行审查。审查的结果,一致公认:贞德确是无罪的,所谓异端的罪名,全属无中生有。1920年5月16日,贞德荣列圣品。

圣女贞德是近代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。若干非天主教的作家,或是由于对历史认识不够,或是由于别的原因,有意无意的,歪曲事实。他们笔下的圣女贞德,与历史上的圣女贞德,大有出入,我们必须注意辨别。

05月26日 圣斐理伯•内利

圣斐理伯·内利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人,生于公元1515年。幼年丧母,由继母抚养成人。继母为人仁慈,斐理伯童年生活,相当愉快。

斐理伯天性温和,从不与人争吵。他只发过一次脾气,事情是这样的:斐理伯和他妹妹正在念圣咏,他姐姐跑来和他们缠扰,斐理伯忍不住,发了一顿脾气。

斐理伯的启蒙老师,是多明我会修士。这些修士,才德双全,他们的善表,在斐理伯的心灵上,留下极深刻的印象。

18岁,父亲送他到圣日曼诺城一个伯父家里。那伯父拥有巨产,膝下无儿,很有意把斐理伯过继为嗣子,但是就在那一段时期,斐理伯的心灵,发生特殊的转变。他开始对世俗事务表示厌倦,便别离伯父,启程赴罗马。那时,他身无分文,举目无亲,可是他一心倚靠天主,求天主指示他应朝什么方向走。

斐理伯到了罗马,和一个同乡相遇。那同乡招待他住在家里,斐理伯吃的是面包、清水、几枚枣子或几片蔬菜,而且每天只吃一餐,房间里仅有一床、一椅、几本书。为了答谢主人的盛情,斐理伯每天给他的两个小孩授课。

斐理伯在罗马的最初两年,足不出户,日夜祈祷默想。在这两年内,他的内修生活,打下了稳固基础。

斐理伯开始研究神哲学,不久学问大有进步。3年后,他从事传教工作。那时罗马的宗教生活,陷于低潮,人民对灵魂的事务,不大关心。如何给罗马信友灌注新的活力,恢复昔日的光荣传统,这是斐理伯的任务。这任务,他毕生全力以赴,取得辉煌的成功。所以后人称他为“罗马的宗徒”并非过誉。

斐理伯先从小规模的传教活动开始,他到街头巷尾,公共场所,和过路人聊天;主要是佛罗伦萨来的同乡,由于乡谊关系,比较容易接近。斐理伯很会说话,三言两语,就和这批人混得很熟。他趁这机会,顺便说起灵魂,宗教生活的问题。渐渐地听者对宗教问题感觉兴趣,痛改前非,重新做人。到后来,斐理伯对他们说:“消极不犯罪,是不够的。我们现在必须积极地修德行善。”那些人说:“我们应当做些什么,你尽管吩咐我们好了。”斐理伯就领他们到各医院侍候贫苦病人,并举行各项善功。

斐理伯在白天从事讲道训人的工作。到了夜里,一个人独居斗室,从事灵修神工。有时整夜在圣堂里默想祈祷,有时到圣斯德望地下室作长祷。

1544年圣神降临瞻礼前夕,斐理伯在圣斯德望地下室祈祷,突有一个火球,飞到他口里,直达胸部。斐理伯顿觉神火炎炎,爱主热情奔放。他高呼道:“主呀,够了,够了!我再也受不住了!”他站起身来,以手拊心,觉得胸部肿起来,里面好像有拳头般大小的硬块。从那时起,每次他爱主热情沸腾,心就会剧跳,全身震颤,有时连椅子或睡的床都会剧烈震动。同时,他爱主的热情沸腾时,心里觉得炎热异常,好像火烧似的。有时,他不能不求天主把这爱火稍微减少一些,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体,好像快要烧起来,好像要被爱主的烈火熔化了。

斐理伯去世后,人们发觉有两根肋骨折断,变成弧形,所以他心房可以利用这地位做异常的跳动。

1548年,斐理伯创立一个在俗信友的善会。他利用这善会,传扬40小时敬礼,并照顾很远地方来的贫苦朝圣者,这个善会组织,一天比一天发达,创立了有名的圣三医院。在1575年的圣年内,招待了14万5千多朝圣者。善会除了侍候贫苦病人以外,对病愈后身体未复原的穷人,也予以照料。

那时,斐理伯只有34岁。他的事业,已有辉煌的成绩,可是根据他的神师的意见,假如他领受铎品神职,一定能有更大的成就。斐理伯服从神师的意见,接受铎品训练,于1551年祝圣为司铎。

从那时起,斐理伯的主要活动是听告解。每一天清早,他就开始听告解,只听到中午,下午继续再听。

向他告罪的人男女老幼都有,斐理伯对个人心里的意念,很善于辨明,所以常能对症下药,把顽固的罪人劝化。他为信友们组织灵修活动,对他们做特别讲道,领导他们朝拜圣堂,举行圣祭时阅读圣人殉道烈士和传教士的行实。

斐理伯对圣方济各沙勿略的传教精神非常钦佩,他一度有意离开祖国,到远方去传扬福音。可是他的神师劝他不必舍近求远,在罗马工作的收获,不在远方传教之下。圣人才把这计划打消。

斐理伯在圣吉洛拉马堂的上面,加建了一间大房,供信友听道、举行各项善功之用。斐理伯和那些协助他工作的司铎,人们称之为“经堂司铎”,因为他们常摇铃召集信友到经堂去听道。其实,真正的“经堂会”,那时还未成立,几年后,才开始组织。

斐理伯组织“经堂会”的经过情形是这样的。斐理伯派5位青年司铎到圣吉华尼堂服务,同时给他们拟订一些简单的生活规律。这些司铎,同桌用饭,每天在固定时间共同做神修,可是斐理伯不准他们发任何圣愿。这个新型的修会,成绩奇佳。会士的人数,一天比一天增加。1575年,教宗额我略十三世正式批准经堂会成立,并将圣玛利亚堂拨给经堂会。斐理伯因这圣堂太小,不敢应用,便拆去重建。他手头一文钱也没有,但信友们闻讯,踊跃捐助,教宗和圣嘉禄枢机主教,也捐了一笔巨款。

枢机主教中,有好几位是斐理伯的门徒。他们对这位老师的圣德,非常钦佩。可是斐理伯天性谦逊,不愿受到世人的尊敬。有时候,斐理伯假装糊涂,故意说些不近人情的话,为了让枢机主教们听了,对他不要估计太高。他这种天真的举动,当然掩不住别人的耳目,他越是装糊涂,人们越是尊敬他。

斐理伯的身体很衰弱,有一次,他患重病,躺在床上,无法转动。突然间,圣母出现,他一跃而起,高举双臂,欢呼道:“我的美丽的母亲,我的至圣的母亲!”旁边恰巧有一个医生,不知道斐理伯在做些什么,就拉住他的手臂。斐理伯把手挣脱,说道“我的母亲来看我,你难道不让我走进吗?”说完这两句话,斐理伯才注意到旁边有人,就很惭愧的把棉被掩盖着脸,像一个怕羞的孩童似的。

斐理伯念日课,做弥撒,或做其他工作时,常有神魂超拔的景象,他常常显发灵迹,治愈疾病。

罗马人民非常尊敬斐理伯的圣德,枢机主教遇有疑难问题常向他请教。到圣京来的神职人员和信友,都去拜望圣人,请他指示各种灵修问题。圣人按各人的具体情况,详细解答。

斐理伯去世前两年,辞去会长职务。他因身体衰弱,行走不便,每日在卧室旁一间小堂献弥撒。可是他每在弥撒中,都有神魂超拔的景象,所以望弥撒的人后来有经验了,每天他念到“除免世罪天主羔羊者”一句经的时候,大家便退出圣堂;辅祭弥撒的人,把蜡烛吹熄,点上一盏小灯,把堂门关上,在门口挂一块牌子:“神父在内举行弥撒。”过了两小时大家再回来,把蜡烛点上,弥撒继续进行。

1595年5月25日,耶稣圣体瞻礼,斐理伯神采奕奕,容光焕发。他的医生说:“你十年没有过这样好的风采。”斐理伯心里很明白,他的死期将至。那一天,自早晨到晚上斐理伯听告解,接见客人,如平常一样。到了半夜,他突患重病,门徒们齐集病榻旁共念善终经。新会长请他留几句最后训言、或举手降福别人。斐理伯已不能言语、或举手降福别人。就在那时,他瞑目安逝,年80岁。
斐理伯·内利于1622年荣列圣品。

05月25日 圣玛达肋纳•沙斐•亚巴拉

圣玛达肋纳•沙斐•亚巴拉是法国蒲公弟人,生于1779年12月12日。她的领洗代父是胞兄类思。类思比她年长11岁,后来入修院读书,读完了神哲学,回故乡教书。那时玛达肋纳年10岁。类思觉得胞妹的圣德很有根底,将来很可以为教会作一番事业,便把各种宗教学术传授给她。

这个10岁的女童,一天到晚,坐在阁楼里,忙着读拉丁文、希腊文、历史、物理、数学。她的胞兄督促功课甚严,所以玛达肋纳进步很快。有一次,她送一件小小的礼物给哥哥,以表谢意,不料她哥哥接过来,随手扔在火里。

1793年,类思因维护信道被捕,度了两年的铁窗生活,获释出狱,重返故乡,接妹妹到巴黎,继续给予道德和宗教训练。现在马达肋纳开始学习圣经、教父著作和神学。在灵修方面,她学习控制个人的意志,操务苦行。

法国政局重趋稳定,热心人士积极计划推展传教事业。有一部分青年司铎,致力恢复耶稣会。他们的领袖华林神父,早已有意组织一个女修会,从事女子教育工作,他听见类思巴拉神父,讲起玛达肋纳的才德,便约她来谈话。

华林与玛达肋纳几次会谈,觉得她才德双全,确是创立新修会的理想领袖人物。

有一天,华林神父问玛达肋纳将来有什么计划。她说:“我准备入加尔默罗圣衣会做一位辅理修女。”华林神父对她说:“不,这不是天主颁赐给你的圣召。你的才干,你过去所受的训练,应当用在另一种宗教事业上。”接着,华林神父把自己的计划讲给玛达肋纳听,他准备创立一个女修会,从事女子教育工作,这女修会应当奉献给耶稣圣心。玛达肋纳很谦逊地、而且满怀信心地、接受华林神父的计划,献身女子教育的神圣任务。她事后追述道:“那时候,我什么也不知道,将来会发生什么,我都接受天主的安排。”

1800年11月21日,玛达肋纳和其他3位望会修女开始了她们的修道生活。第2年,她被派往亚米盎斯一家学校读书。圣心女修会的第一座修院也设在亚米盎斯。入会的修女,渐渐增多。两年后,首任会长辞职,华林神父派玛达肋纳继任。那时,她还只有23岁。全院修女中,她的年纪最轻,可是会长的职务,她一连担任了63年。

新修会在亚米盎斯继续发展,1804年,玛达肋纳往格肋诺勃创立分院。格肋诺勃分院的修女中,最著名者是福女杜钦。圣心会的美洲分院,就是福女杜钦创立的。

在法国各地“圣心会分院”,多如雨后春笋,初学院设于波帝爱。初创期内,玛达肋纳亲往波帝爱,辅道初学修女。

不幸的是,当玛达肋纳离开了亚米盎斯以后,院长和指导司铎(按:那时华林神父已辞职,指导司铎一职由另一位神父担任)对会规颇多曲解,玛达肋纳一人也难以说清,只得耐心祈祷,求上主援助,恩赐新修会不致中途夭折。

否极泰来,玛达肋纳拟定的会规,在1815年全体大会上通过,会务顺利发展。玛达肋纳一手创办的分院,达105座之多。今日交通工具发达,来往各地旅行,不发生任何困难;可是19世纪初叶,交通不发达,玛达肋纳的行程,遍及法国全境;3次到罗马,英国、瑞士、奥国也都去过。为一个体弱多病的女子,的确不是容易的事。

玛达肋纳设法在每一城市,创建一座义务学校,供贫苦女童读书,不收任何费用。由于学校太多的缘故,她没有充分时间一一去视察。有时不能不用通信方法,指示管理方针。所以她写给各地分院和学校的信札多得很。此外,她每天必须接待许多宾客,洽谈各项教育行政问题。她曾对一个修女说过:“对一个德行不完备的人来说,工作太多,可能是有危险的。可是,对一个热爱耶稣的人来说,工作越多,收获越丰富。”这几句话,用在玛达肋纳自己身上,确是最贴配的。

1826年12月,教廷正式批准圣心会的成立。15年后(1839年),若干修女代表,在全体大会上,要求修改会规。玛达肋纳不愿与人多争,表示新会规暂时付诸执行,以3年为期,届时视成绩如何,再作决定。新会规实施后,成绩不佳,教廷拒绝批准。下一次全体大会,一致赞成照常采用原有会规。

玛达肋纳暮年生活,与圣心会是分不开的。她以全部精力推展会务,提倡教育事业。1864年,她以年老力衰为理由,提出辞职。可是全体大会坚决挽留,另委副会长一人协助她治理会务。

玛达肋纳于1865年5月21日安逝,享年86岁。当时,圣心会的分会已遍布欧美两洲的十二个国家。

玛达肋纳于1925年荣列圣品。

05月23日 圣若翰•路西

1698年,若翰·路西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城郊一个小村。父母都是热心教友,若翰12岁的时候,有一对富家夫妇到乡村避暑,见这孩子伶俐可爱,便同他父母商量,把他带到城市去读书。若翰在城里住了3年,年纪虽然小,圣德不凡。有一位司铎设法把他送往罗马读书。

若翰勤操苦行,但因缺乏经验,健康大受影响,一度辍学,回家休养。公元1721年晋升铎品,第一台弥撒在罗马大学的圣类斯公撒格祭台举行,因为若翰平日对这位青年圣人非常敬爱,一心希望追随他的芳表。

若翰在修院的时候,常往医院探视病人,如今利用司铎的职位,更能全力从事救济事业,照顾病人身灵双方的利益。

那时有大批贫苦农民经常到城里贩卖牲畜,赚些蝇头微利糊口。若翰每日抽出一部分时间,同他们讲解要理,准备初领圣体,同时尽量解决他们的各项需要。另一批亟待救济的人,是无家可归的、乞讨度日的贫苦妇女。若翰自己除了每日的弥撒献仪外,毫无积蓄。他一心依靠上主,拿朝廷捐赠的几百块钱作为基金,租了一座房屋,创办收容所,收容这些贫苦无依的妇女。

若翰领受神品以后,最初几年,缺乏自信心,不敢执行听告解的职务。后来别人竭力鼓励他,一试之下,人人都觉得他是一位最理想的听告解司铎。于是若翰开始给人听告解,在告解亭里指引信友怎样行善避恶,修德成圣。他对一位朋友说:“我常在想;那一条路是通往天国的捷径,我现在可发现了,那就是在告解亭里,辅导信友行善避恶。”

1731年起,若翰任圣玛利亚堂的副本堂,一天到晚,他的告解亭前,总是挤满着告解的信友。前后两位教宗,鉴于他每日听告解的工作太忙,抽不出时间来,特准他免唱圣咏。

若翰把住屋送给司祭团,自己睡在小阁楼上,衣服朴素,食物粗糙。除了堂区工作以外,他同时担任狱吏和各级公务员的神师,各地女修院常请他领导退省神功。1763年,若翰因体弱辞职。第二年5月23日安逝,享寿66岁。他的全部银钱,都已捐给慈善事业。死后空无分文,殓葬费都没有着落。有一家医院,代买了一口棺木。出殡的那一天,丧礼很隆重,参加送殡者,有260位司铎,修士和信友不计其数。葬礼由李加利总主教主持,教廷圣乐团担任唱经。

若翰•路西,生前死后,显有灵迹甚多。1881年荣列圣品。

05月21日 圣维克多

公元第三世纪末叶,罗马皇帝玛西米央出巡马赛地区。马赛教务发达,在高卢各地教会中,首屈一指,玛西米央对教会一直抱有仇视的态度,所以他出巡马赛的消息一传出来,教友都非常震惊。

罗马军队中,有一个高级军官,名叫维克多,每夜挨家挨户探访教友,劝大家鼓起勇气,坚守信德,宁死不屈。他的活动被官府知道,被捕下狱。知府因维克多是高级军官,不敢擅自处理,便交给皇帝发落。皇帝大怒,下令将维克多捆绑起来,用绳索拖着,在城里各区游街示众,维克多被拖得皮破血流,知府劝他背教,向邪神献祭。维克多昂然答道:“我承认耶稣基督是我们的真主。你们的神道,根本都是虚伪的。”刑吏将他放在绞架上,四肢扭转拉长,痛苦不堪,维克多祈求耶稣赏他勇气,忍受酷刑。耶稣亲自显现给他,手里拿着十字架,对维克多说:“我借着我的一切忠仆的身体,再度受刑;然而他们死后,我一定要重重赏报他们。”听了这几句话,维克多勇气倍增,一点都不觉得痛苦。刑吏们拷打了好久,他毫不屈服。知府下令将维克多还押在地牢里。

到了半夜,天使到监狱里安慰维克多。室内光明如昼,天使唱歌,赞美天主。3个看守监狱的兵士,看见了这股奇光,惊慌不堪,跪伏在维克多面前,求他赦罪,并表示愿意领洗。维克多当夜派人请神父来。兵士们到海滩领受洗礼,维克多担任代父。洗礼完毕,兵士们和他一同回到监狱。

玛西米央皇帝知道了,就把维克多和那3个兵士一同押到刑场。旁观的人乱呼乱嚷,要求维克多劝3人背教,向邪神祭献。维克多道:“这件事,我做得很好,我怎么能出尔反尔,出来破坏。”3位兵士坚决不肯背教,当场被斩首致命。

维克多又受了很多残酷的刑罚。刑吏用棍棒和皮鞭打他,马西米央见维克多还是那样倔强,又把他关了3天。3天后,皇帝预备了祭坛、神像和香,劝维克多向邪神献祭。维克多走上祭坛,把神像一脚踢倒。皇帝将维克多的脚趾砍去,又用磨盘压在他身上,想把他压死。刑吏转动磨,四肢都被折断。突然磨盘裂开,维克多还没有气绝,刑吏只得把他的头斩下。

维克多和三位兵士的尸体被投在海里,又被潮水冲到岸上,基督徒将他们掩埋,时在公元390年左右

05月20日 圣伯尔纳定•锡耶纳

伯尔纳定出身意大利锡耶纳的贵族家庭;幼年失去父母,由姨母抚养成人。姨母是一位虔诚的教友,循循善诱,辅导伯尔纳定度标准的基督徒生活,所以伯尔纳定自幼就已奠定了圣德的基础。

伯尔纳定聪敏好学。每次考试,均名列前茅。他性情温雅,待人彬彬有礼,同学都和他很友善。17岁入圣母善会。这善会的会员,除每日做恭敬圣母的善工以外,还常往各医院伺候病人。

1400年,锡耶纳疫病盛行,丧命的不计其数。仅圣玛利亚医院一处,每日死亡的人数达20人之多。后来,医院的工作人员,差不多全部都染疫病死亡。伯尔纳定自动申请,接管医院。他募集了一批英勇的青年,不顾生命危险,看护病人。在伯尔纳定的领导下,这批青年在医院里日夜服务,工作了4个月。伯尔纳定除了照顾病人物质需要以外,还帮助他们获得善终。经数月的辛劳服务,若干工作人员染上疫病,不治身死。伯尔纳定也患了一场大病,几个月后才恢复。

22岁时,伯尔纳定入方济各会修道。1403年,发圣愿。一年后,晋升铎品,从那时起,他一部分时间讲道,一部分时间在修院潜修圣德。

那时,伯尔纳定住在费沙力修院里。有一个初学修士每天早晨念完了晨祷经,高声大呼道:“伯尔纳定修士,不要把天主赐给你的才学隐藏起来,赶快到隆巴弟去,那里人人都在等着你呢!”这样一连三天。人们责备他不应该在堂里高声吵扰。他说道:“我不能不说,一股无形的力量催迫着我说这几句话。”修会当局和伯尔纳定自己都认为这是上主的命令。于是他不再迟疑,立即到米兰去公开讲道。那时是1417年年底。

伯尔纳定到了米兰,人地地不熟,当地信友根本不认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物。可是他借着惊人的口才,不久就一鸣惊人,成为一名有名的讲道员。他的声音本是沙哑的,发音不大清楚。这对于一位公开讲道的人员,确是很大的缺点。后来,他向圣母祈求,嗓音突然变洪亮了,发音清晰,他的讲道词,更加动人,每个字都进入聆听者的心坎。

伯尔纳定走遍意大利各地(那不勒斯王国除外)。每到一处,就作公开讲道,每次历时数小时。有时一天内一连作几次讲道。信友们预知他将于某日到某地,从四面八方赶来,圣堂太狭窄,无法容纳这么多人。所以伯尔纳定通常在广场露天讲道。

伯尔纳定在讲道中,苦口婆心,敦劝信友悔罪改过,多做补赎。他对社会各种不良恶习,公开谴责。伯尔纳定全力传扬耶稣圣名敬礼。由于他的大力倡导,许多神职界人员衣服上和各城市建筑物的墙上,都画有耶稣基督的缩写字。后世称圣人为传扬敬礼耶稣圣名的宗徒,确是当之无愧。

波伦日居民嗜好赌博。经伯尔纳定劝导,大家下决心戒赌,把全部纸牌赌具一古脑儿拿到街头,付之一炬。一个印制纸牌的商人,跑来向圣人诉怨,营业停顿,生活发生问题,圣人劝他改制耶稣圣名的画像,果然生意兴隆,营业额,反较以前增加。

伯尔纳定的讲道,硕果累累。异教徒信奉真道,罪人回头改过,冷淡教友热心敬主,纠正社会不良风气。有些人诬告他,教宗调查后,深知伯尔纳定的行动完全正确,特准他往任何地区讲道。教宗也想选他任锡耶纳主教,伯尔纳定谦辞,他认为接受了主教的任命,就只好在特定地区工作,不能自由来往各地,为大多数的信友服务。

1430年起,伯尔纳定放弃传道工作,任方济各会精修会士的总会长。他入会时,意大利全境的会士人数仅三百名;去世时会士人数上升至四千。

伯尔纳定对会士的学术研究,非常注意加强会士对神学和教会法的研究工作。他自己学识也很渊博,精通拉丁文。拉丁文的讲道词,写得非常好。他的希腊文,也很有根底,佛罗伦萨大会期内,他用希腊文对希腊代表致词。

1442年,伯尔纳定获教宗批准,卸去总长职务,专心担任讲道劝人的工作。他恢复过去的生活方式,周游各地,公开讲道。那时他身体很衰弱,骨瘦如柴,以驴子代步。1444年,在玛利帝玛,一连讲了50天的封斋道理,积劳成疾,自知死期不远,仍抱病出发,前往那不勒斯。一路上,每到一个城市,就公开讲道。终因体力不支,在亚基拉病逝,时在1444年5月20日(耶稣升天瞻礼前日),享年64岁,一共度了42年的修会生活。

伯尔纳定死后,显有灵迹甚多。6年后荣列圣品。

05月19日 圣塞来斯定五世

教宗塞来斯定五世原名伯多禄。1210年生于意大利中部依撒尼亚城。父母生了12个子女。他父亲在农务工作时逝世,母亲独自把他抚养成人,她的宗教观是影响伯多禄精神发展的关键因素,她认为儿子不会当农夫或牧羊人,而会有不凡的未来。伯多禄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他就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爱心。其后伯多禄继续在家务农,于17岁时加入天主教贝内文托总教区戴奥利地区的本笃会。其间伯多禄表现出禁欲主义和孤独的性格,1239年开始在摩罗尼山上一个洞穴独自修行,因此有“摩罗尼的伯多禄”称号
伯多禄在摩罗尼山上隐修了五年。1251年起,因山上树木砍伐殆尽,来往的人太多,就搬到另一座荒山去。

可是门徒们闻讯,纷纷前来,追随左右。伯多禄见无法一人独居隐修,就回到摩罗尼山,正式创立一座修会(世称策肋定摩罗尼会)。这修会的会规,由策肋定亲手拟定,以本笃会会规为基础,非常严格。1274年,教宗额我略十世批准,修会正式成立。

尼各老四世驾崩,教宗的宝座虚悬了2年。众枢机对新教宗的人选,意见不一。公元1294年,枢机一致决议,推选摩罗尼修院的院长伯多禄为教宗。枢机派五位代表到摩罗尼山向新教宗通知当选,恭迎圣人到罗马加冕。那时伯多禄已知道这消息,他哭得双眼通红,对自己一手创办的修院,颇觉依依不舍。可是为了教会的整个利益,不得不毅然放弃清静的隐修生活,登上圣伯多禄的宝座。

新教宗当选后,信友欣喜若狂。大家都知道伯多禄圣德卓越,对教务定将有宝贵的建树。伯多禄上罗马的时候,千万教友围聚在城外有名的亚基拉大道上,高呼万岁。伯多禄骑着一头驴子,左右有两人牵着缰绳,一边是匈牙利国王,一边是那不勒斯国王。

新教宗登基,取名“策勒定五世”。经过了隆重的祝圣典礼,正式理事。不幸,塞来斯定性情太忠厚,很易受人欺骗,在位5月,自觉职务繁重,年老力衰(按:那时塞来斯定已达84岁高龄),难能胜任,于1294年12月13日自动宣告退位,以让贤能接任。

塞来斯定在枢机会议中,宣布逊位。全体枢机非常感动,接受塞来斯定辞职,另选波尼法爵八世继任。

在任5月的策肋定,又恢复普通修士身份。他的本意,拟欲重返山林静修。但新教宗波尼法爵八世为了避免引起分裂起见,挽留圣人,命他住居堡垒内,与外界隔绝,以免坏人假借名义,制造矛盾。

圣人无怨无忧,蛰居斗室,苦身修德。他所树立的谦逊善表,令人钦佩不止。圣人于1296年5月19日安逝,11年后荣列圣品。临终前,他说道:“我只要求一间斗室,以终余年。如今我真的有一间斗室,我愿已足。”

常年期第9周星期3:小心文学主义

恭读圣马尔谷福音  12:28-34

有一个经师前来问耶稣说:“诫命中哪一条是第一条呢?”耶稣回答说:“第一条是:‘以色列啊!你要听着!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主;你应当全心、全灵、全意、全力爱上主,你的天主。’第二条是:‘你应当爱人如己。’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两条更重要的了。”那经师对耶稣说:“不错,老师说的很对:他是唯一的,除了他以外,再没有别的;应以全心、全意、全力爱他,并且要爱人如己,这远超过一切全燔祭和牺牲。”耶稣见他回答的明智,便对他说:“你离天主的国不远了。”从此,再也没有人敢问他了。

——基督的福音。

2023年06月08日 — 祈祷圣化家庭

灵修咖啡

祈祷圣化家庭

俾亞便從床上坐起來,對她說:妹妹,起來!我們一同祈禱,祈求我們的上主,在我們身上施行仁慈和保祐(多6:10-8:9)。

自由而结盟的婚姻,都是天主的祝福。

夫妻双方的祈祷,就是接受天主的祝福,在天主的旨意中开始新生活。

多俾亚和撒辣的婚姻,既有父母的祝福,又遵守天主的法律,更是自由的爱的选择。

在天主教会的婚姻观中,男女双方在天主和众人前缔结盟约,通过婚姻圣事,成为夫妇而开始新生活。

每一对夫妇的婚姻都充满着张力和困难,然而,当夫妇每天以祈祷开始和结束时,一切遭遇都会成为祝福。

祈祷就是选择在天主前生活,为光荣天主而彼此相爱。

主耶稣基督,感谢祢通过加纳婚宴祝福了新婚夫妇,使他们的婚姻盟约建立在祢爱人的盟约中,请帮助我们在祈祷中圣化家庭,在相爱中彼此扶持。阿们!

耶稣圣心,请护佑我们的家庭。

星期四
20230608

2023年06月05日 — 爱护弱小者

灵修咖啡

爱护弱小者

在給我預備桌子,擺上豐盛的食品時,我對我的兒子說:孩子!你去,在擄到尼尼微的同族兄弟中,尋找一個全心懷念上主的窮人,領他來與我們一同進膳。孩子,我等你回來(多1:3-2:8)。

信仰天主(神)的人,自然会爱护帮助自己的近人。

同样都在被虏流亡的“尼尼微城”,在重大的节日,托彼特记得邀请全心信靠天主的同胞兄弟一起来分享天主的降福。

爱,不必泛滥,更无需表演,先照顾身边的穷人,特别那些有同样信仰和血脉的虔诚善良的近家人。

天主赐给我们的时间、智慧和财物等,除了自己和家人享用,更为了派遣我们去照顾身边那些贫困弱小的兄弟姐妹们。

多俾亞向父亲报告同族人被被害,且抛尸于广场后,托彼特停止庆节,拒绝用餐,冒险去收尸安葬。

爱人,应该超越宗教庆典和风土民情。

受苦者的急需,超过人的误会矛盾和阶层成见。

许多同一的信仰者和民族团体内的人,在他人的蛊惑和误导下,同室操戈,甚至为了天主(神)而害人!

只有怜悯的慈爱,才使人高于动物。

只有实践主耶稣基督的教导,我们才是基督徒。

主耶稣基督,感谢祢爱我们爱到底,请帮助我们醒悟祢的圣爱,在圣神内学习敬天爱人。阿们!

聖玻尼法(St. Boniface)主教,请为我们祈祷!

星期一
20230605